教會,請不要急於關掉直播! 姜倩雯 分享篇

但由於現在有科技的輔助, 在遠方的我們, 就是和我父母也能見證他們的受浸, 這也是一個莫大的祝福

我也想分享幾個經歷。首先是關於我小組的, 我參與了一個姊妹小組, 其中有好些姊妹都已經退休, 在疫情之後, 我們就開始zoom了。已zoom形式進行時有好幾個問題出現了, 簡單的, 例如zoom每40分鐘便需要停止, 需要再重新接駁。而最後教會給予我們「教會戶口」。另外, 其中一個姊妹不懂電腦控作, 需要找她的子女幫忙。我們一邊分享, 囡囡一邊幫忙, 但常常不是斷了聲音, 就是斷了影像, 需要再重新回到zoom。後來這位姊妹慢慢地便離開了小組。現在我們已回歸實體的敬拜聚會, 相對來說, 回來參與的人數也少了。因為參與的姊妹都是較為年長的, 一來是由於她們已經習慣閒在家;二來亦擔心外出聚會, 怕人多, 自己會被傳染, 又或者家中有親人健康亦出了問題, 以致影響她們回歸實體小組的活動。教會又如何去幫助這些年齡層又或者他們有特別需要的弟兄姊妹呢, 讓她們回歸教會的生活, 有多些連結?另外一件十分傷痛的事, 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弟兄在疫情間離開人世, 但教會無一人知曉, 因為沒有實體崇拜, 人的接觸隨之少了, 關顧的工作亦增加了困難。這是因為時間問題, 還是甚麼問題影響教會的關顧工作呢?感恩, 教會因知道這事後, 特別成立一個關顧小組探訪弟兄姊妹, 好讓大家彼此連結起。

另外是關於年青人的, 由於傳道人的離開, 青少年團契也只好暫停了一段時間。自去年12月, 小組的重組讓年青人慢慢的回來, 在zoom上聚會年青人對科技是沒有問題的, 但當導師讓他們實體開小組時, 只有一個年青人回來。因此導師又想辦法, 呼籲年青人們使用chat room來參與, 但由於用chatroom並不能看見大家, 純文字的表達是較難明白年青人正在想麼, 所以分享變得自問自答。回歸實體, 現在另一個困難又出現, 由於小組的時間是設於早上九時, 這對年青人實在是一個很大的挑戰。開組後, 只有一人回來, 小組多一位希望都是一兩位參與聚會, 現在希望的事教會能夠在實體與網上聚會中找一個平衡。
還有一個分享就是我的子女都是在這疫情中受浸。他們不在香港, 以往是不能看到他們受浸了, 但由於現在有科技的輔助, 在遠方的我們, 就是和我父母也能見證他們的受浸, 這也是一個莫大的祝福, 非常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