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請不要急於關掉直播! 黃雅各 分享編

我覺得現在是相當特別的時代, 是另一個使徒時代。

我覺得現在是相當特別的時代, 是另一個使徒時代。在這時間發生這樣的事情, 使更多人能使用各種不同的方法使福音能夠廣傳。網上聚會有不足的地方, 但「不足」並不會影響它的優點。這不單是應用於教會, 就如在課堂上, 坦白講, 我喜歡實體上課, 總愛坐在課堂的最前面聽課, 但可惜較難看見同學, 每當同學對老師作出回應或發問時, 我總要轉身往後看。但在zoom上課卻是可以看見每一位同學的表情和表現, 這是我從來沒法想像的。能夠在課堂上, 甚至崇拜中, 只需開著video, 就見到那位弟兄或同學的反應如何, 特別是在討論的時候, 能夠看著發言者是特別專傳神。

現時, 我參與了兩家教會, 一個在香港、另一個在上海。在2015年, 我從上海回來香港, 便和上海的弟兄姊妹疏離了。但由於有zoom, 我便可以重新投入當地的團契, 又例如當地早上八時舉行的跨國和諧組。上海這家教會是特別的, 參與聚會的弟兄姊妹都來自澳洲、美國、加拿大、香港, 又甚至歐洲等等五湖四海, 而每當弟兄姊妹在上海工作一段時間, 便會回到他們原本居住的地方。此時, 他們又需要用相當的時間去適應當地教會。即使弟兄姊妹選擇盡量適應當地教會, 但是如果我能夠藉著Zoom去抓緊弟兄姊妹, 是一件好事;就如我現時每個月都在Zoom上與弟兄姊妹相聚一次, 對他們來說也是個很好的鼓勵。特別一些弟兄姊妹是在上海教會受浸的, 當他們回到香港後, 可以投入哪家教會呢?或是, 跟隨施浸牧師的那一家教會?這也需要相當的時間去考慮和適應。所以我們現在每一個禮拜仍然保持以zoom進行團契, 讓在不同地方的弟兄姊妹保持聯繫。現時, 由於疫情, 上海教會的團契仍未能以實體來進行。當中有好處、也有壞處: 就如我兒子也曾對我說:爸爸, 讓我稍稍多睡一會、讓我躺在床上參與崇拜等等。我即時覺得不應該吧!因為很多年青人確是如此, 他們手上抓著一部手機就在床上看著牧師講道, 這種心態是我們需要改變的。但是, 同時, 籍著線上技術, 我們是能夠接觸更多的人, 更多不同的心靈, 以致不需要定時定限的才可對弟兄姊妹作出收樣。有時上youtube收聽教會的講道, 他們仍能被造就。這正是跨時空、跨地域, 以致我們能夠伸展至更多的人與心靈。這一陣子, 我常與弟兄姊妹分享:這不正是神所設的使徒時代?!讓使徒分散各地, 以至到有不同的機會。但正如香港的flow church, 發現有一個很大的問題, 甚至在我們牧養當中也遇到這問題, 在zoom以內是真的很困難去牧養弟兄姊妹!當然, 除了zoom, 亦可以使用whatsapp等等, 問題是你開不開影像, 以致弟兄或姊妹傾談當中, 未必一定看見對方的樣子, 這一種「no personal touch」的接觸使到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平淡了一半。反而五月開始, 我每個星期在數點從上海回流香港的人數, 正在浮游零散的弟兄姊妹的名單, 接下來, 我逐個禮拜約這些弟兄姊妹出來食飯會面, 拍一張簡單的相片放在zoom meeting上, 弟兄姊妹看了後, 他們很開心!因為有些弟兄姊妹或者已經失落了一段時間, 但這正是一個機會讓不同的「自由人」去建立這些零散弟兄姊妹的關係。所以這正是一個互相的結合, 以致神的教會不是單由於地域, 反而是由科技加上人彼此之間的結合, 能夠更加親密。在分享過程, 我和弟兄講了三個小時, 這種關係便完全不同了。弟兄的太太和子女都在英國, 只有他一個人在香港。將來也不知道是回英國, 還是留在香港, 或是去哪裏?但是這些人需要關心, 是有誰可以關心他們呢?他們的需要, 也正正是香港flow church的一個問題, 他們的傳道人也投訴不夠時間, 去與每一個弟兄姊妹, 一一的跟進, 太吃力;但在Zoom內不太需要跟進, 這正導致傳道人對不同弟兄姊妹的跟進變得更加困難。

 

如果使用5G, 問題應該可以被解決, 將來的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和虛擬現實技術 (Virtual Reality)是可以全部實現!使用Augmented Reality, 溝通的人是已經可投放在面前, 只欠一個physical touch;同時, 我們現有的視像工具都是二維平面的, 但當用上光學, 人便像是科幻片內主角似的, 一個光影的人, 就投放在面前, 這不再和現今的技術相同。當然, 個人的「接觸」體驗可能會是下一個科技中見到, 由5G再向6G邁進的一個階段, 所謂的個人體驗是可以實現到的。 但是在AR/VR的經驗中, 已經是3D,  3D的情況圍繞在你家中, 真是就像我們現今交談似的, 大家就彼此坐在旁邊似的, 大家可以面對面的對話。這是應該在現今的科技技術上能達到的, 但是, 當然, 教會現今的設備是未能實現這階段。

 

我入中神的那一年開始, 有一位牧師正在開始新媒體的網絡工作, 我亦有參與其中。我正在思想我們在神學院的, 需要重新的考慮一個問題, 甚麼是教會?甚麼是基督徒群體?是不是只有實體才能成為一個教會呢?同時, 我們今天需要如何預備自己?是不是只能夠在這地方才可處理得到信徒的牧養, 又或是我們見到面才可以做得到?在過往的時間, 特別是我們不能上課時, 憑空想像了很多事情… 我發覺現在發生的一切是準備我們去迎接另一個時間, 一個cyberworld。 5G在不同的地域,  你能夠怎樣預備自己去在哪地方, 用不同的方法去牧養, 或者同弟兄姊妹去「接連」(connect), 「接連」這個字亦十分有趣, 有很多不同的方法去結連的。我們在這段時間裏面, 我們也必須準備將來的時間, 無論我們在哪些環境裏面, 怎樣在不同的國家傳福音。例如我們今天重新去考慮我們怎樣去成為一個cyber裏面嘅宣教士, 好讓我們在往前走的時候, 能走得更遠 。 耶穌講論的時候, 大家都以為是在耶路撒冷、在聖殿裏面聚會, 這是事實嗎?我們和神的關係, 我們心靈和神的關係, cyberworld裏面心靈與神之間是連結的!我想我們大家需要再想遠大一點, 我們太習慣實體的相處, 當面對面時, 我們感受到十分親切。實際上, 我們也需要去想這情況裏面, 今天我們是相當幸福的, 都有機會彼此相見, 當我從國內到香港, 甚至我在內地出差的時和我現在以往的宣教團體在雲南保山, 已經很久沒有再相見, 我在網上當中能夠看見他們, 已經是一個祝福, 對他們也是一個祝福!因為我們在一個信仰群體, 在神裏面重新反思, 我們需要在這個特別的時間裏重新的反省。這是我們和上帝的關係、同人的關係, 意識到這關係如何能夠成為一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