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請不要急於關掉直播! 陳志剛 分享篇

另一個我們常討論的, 就是在崇拜中, 我們是否應當開著網上的chatroom?

還記得有一次在網上崇拜當主席, 我接著敬拜隊上台帶領公禱, 但忽然間, 講台的「麥克風」斷了線, 網上沒有聲音。在以往的崇拜中, 我會不時查看手機, 看看網上有甚麼特別的訊息。但那天, 因著準備公禱, 所以忘記了做這動作, 就在「麥克風」斷線的那一刻, 我還是照樣禱告, 即使有不少人在網上立即反應回饋, 但我始終沒有察覺。當然, 最後, 這「麥克風」的斷線風波都處理了, 但這經驗引發我有一個看法, 每一個參與網上聚會服待的人可能需要成為「多功能」的, 一眼關七, 隨時預備為發生的意外立即作出適切的修補或補底。因為一般在實體中聚會, 總有不同的人或在不同的崗位彼此提醒, 但是在網上發生的事情, 由於是實體與網上世界的互相引致, 如何彼此交接順利都需要每個人多去留意。

另一個我們常討論的, 就是在崇拜中, 我們是否應當開著網上的chatroom?這是不是一個適當的事情呢?有些時候, 似乎是件好的事情, 因為每當在技術問題發生時, 便可以在網上即時看見回應;又有些時候, 當對講員有些感受時, 都可以作出回應。但另一方面, 弟兄姊妹有時亦不覺得chatroom是崇拜中的一個流程, 會影響敬拜者在崇拜時聆聽上帝的話, 同時, 有些人在網上作出一些回應時, 也會變成對一些人的騷擾。最後, 我們仍然是維持有chatroom, 但我覺得這話題, 我們仍然可以討論, 在新的技術上如何能配合得上。

說到科技, 我又想多說一兩句, 在商業社會, 我們會用一些詞語… 例如O2O。有些公司覺得實體見面營銷是主流, 忽然間, 又發現在網上才可做到生意, 甚至乎看見網上商業的比例更高, 這個趨勢好像只是側重在某一邊。但始終人需要接觸, 需要有實際的體驗, 這是實體才能經驗得到的。所以當「實體」去到「網上」的參與, 去接觸他們的時候, 這商業上的想法和我們剛才所討論的有些類似,始終科技是上帝給予我們, 智慧和技術只是替祂工作。一方面我們講Digital Transformation數碼轉化, 如果我們認為這是上帝所賜予的, 這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另外一邊我們講經驗的世界, 當然, 在商業世界, 我們常常說到以人為本, 如何在每一次接觸當中去體會。同時, 當我回想教會的聚集也有類同, 例如我們剛才說到如何照顧老人家、年輕人, 每一個都有不同的需要去照顧, 我們需要想想如何去幫助他們每一個。同時, 疫情好像帶來更多的網上相遇, 因為這是無地域、無時間限制的, 很多是以前無法做到的事情, 現在變得可能, 這在疫情中有加強作用。我們可以另外再想想, 神怎樣用祂的愛去環繞這些祂所愛的人, 很多時候,  以前在哪一些場合我們彼此相遇, 但後來失聯了, 跟著, 我們可能需要用不同的工具與這些弟兄姊妹相見, 又或是有其他的方法去做一些聯絡。我覺得這些都不再是側重在世界的任何一邊,  兩邊的世界是可以並存的, 不一定是相抵觸的, 我們反而要多想想在每一個相遇接觸時, 上帝的愛也是透過這樣的接觸, 讓我們得著愛。 所以, 我想有些時候一些商界的理論, 也可以在這個放進這個框框內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