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文…… 閱讀:工作-生命平衡反思 (上)
工作「平衡」的反思[1]
耶穌來是叫羊(人)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2]在思想我們應以甚麼態度來取得工作平衡以先,或許我們可以想想甚麼是豐盛生命?只有上帝知道甚麼對我們來說才是最好,因此,「豐盛」的參考點源自上帝,是我們努力工作的動因。其次, Timothy提醒我們,[3]職場人生只是上帝救贖歷史的一部分,不是怎樣活得精采,而是如何配合上帝的心意,這是工作背後的動機。「福音」(Gospel)轉化人的生命,人與神同工,藉工作將神的愛帶到世界,這是我們用心工作的動力。但是,究竟有否「工作-生命」平衡?怎樣才算平衡?聖經重覆提到,我們是處於「既濟未濟」(already but not yet)的時空之中,一切受造物一同歎息、勞苦直到如今。[4]今天,救恩已經臨到,但是工作仍然勞苦。可是,要緊記這不是絶望地接受「現實」,而是心存盼望地去做地上「不完全」的工作。
因時際遇,各按其時成為美好
要取得平衡,常人的做法是將工作、家庭、教會、嬉戲與「休息」(rest)對立來分配時間;基督徒也可能以此道理來分配時間,誤把「安息」(Sabbath)當作休息。我贊同楊世禮的論點,「安息」的重點是為慶祝(celebrate),而不是稍作安竭再工作。[5]安息日是為要回歸天父懷抱,使人以心靈和誠實敬拜祂。[6]這是生命慶典,慶賀上帝作我們的首位,目的為使我們記得以感恩的態度來工作。我們要在父懷中學習將“Chronos"(普通的時鐘時間)轉化成“Kairos"(恩典充滿的神聖時刻),在這神聖時空中,讓上帝重新建立我們的生命。[7]六天工作加上一天安息日並不只是為著平衡,更重要的是要建立神從創造以來啟示真理的節奏(rhythm),直等到我們在新天新地完全得贖的日子。[8]
結語
傳道者問:「做事的人在他的勞碌上有甚麼益處?」[9]在上帝之時間裡(in His time),事情有著它成為美好的機遇。歸回「安息」讓我們掌握生命的節奏,人的身心靈得到餵養和補足,在父懷中享受祂所賜的福樂。[10]
– 完 –
[1] Ibid.
[2] 約十:10
[3] Timothy Keller, Every Good Endeavour, 140-150.
[4] 羅八:22-25
[5] 楊世禮:《為誰辛苦為誰忙-基督徒工作觀的探討》(香港:宣道,2004),頁21-25。
[6] 李適清著:《職場繁星》(香港:證主,2014),頁155-159。
[7] 史蒂文斯著:《七日全職信仰》(香港:天道,2003),頁203-207。
[8] 李適清著:《職場繁星》,頁155-159。
[9] 傳三:9
[10] Ruth Haley Barton, Sacred Rhythms: Arranging Out Lives for Spiritual Transformation, (US, IVP, 2006), 1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