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改變文化開始 (上)

面對著有如洪水猛獸的工作狀態,雇員往往無力抵擋,唯有接受,於是不合理、不公義的現象就成了約定俗成的文化。

經常聽到身邊的朋友說要努力工作賺錢,便可早一點退休;又或者一般人都會有星期一恐懼症,這都反映了什麼呢?英國新經濟基金會公佈,2016年「快樂地球指數」(Happy Planet Index 2016)的140個國家中香港人的快樂指數只排123位[1]

又有調查指出,2015年香港人每周平均工作50小時,是全球工時最長的城市[2]。當香港人每天花這麼多的時間在工作上,但卻沒有為自己帶來快樂時,這些調查結果某程度上告訴了我們工作對一般人而言除了滿足生活所需以外,就找不到更大的意義了。然而,作為基督信徒的我們又應當如何面對工作呢?

威瑟林頓博士 (Dr. Ben Witherington) 在”Work: A Kingdom Perspective on Labor”一書中引述馬丁路德指出,基督信徒所作好的工作都是事奉(ministry),打破了人將一般工作和聖工的區分,又或事奉和工作中的聖俗二分觀念[3]。這個提醒很重要,讓基督信徒能重新反思工作除了可以維持生計以外,原來有更深的屬靈意義。聖經中從創世記開始神就在工作,所以人類要工作是上帝的心意,工作是祂所賜予的。上帝給予人類的工作就是要管理大地,所以無論在任何情況下,工作的價值都不只是為了個人”賴以為生”的途徑,而是上帝的呼召,我們是要帶著使命在當中事奉上主[4]

當發現我們都是帶著使命進入職場時,我們就可以視工作為生命管理中的一部份[5],只要朝著這個方向,我們的生命才能轉化,而面對工作的態度也會變得積極和有盼望。正如威瑟林頓博士所講,若我們將生命指向上帝的榮耀和基督的國,就會看見生命是上帝賜予的禮物,而工作就是祝福而不是咒詛[6]。雖然明白工作不是咒詛,但它確實也為人帶來了很多的壓力、鬥爭、傷害,甚至是負面的情緒。這一切無非是我們在工作中不自覺地被世界的指標牽著走,於是我們歇盡所能去回應的不是神的命令,而是工作中對我們的種種要求。例如每天用盡不同方法,甚至放棄道德判斷都要達到看不見頂點的營業額,無止境的工作量導致有家歸不得的現象等等,這些都是出現在不同行業中的不良文化。面對著這些有如洪水猛獸的工作狀態,雇員往往無力抵擋,唯有接受,於是這些不合理、不公義的現象就成了約定俗成的文化。作為被神呼召作門徒的基督信徒,面對這些工作文化,又可以如何應對呢?

接下文,從改變文化開始 (下) ……

 

[1] 李慧妍, “快樂地球指數香港排名123位 差過內地.” hk01.com. http://www.hk01.com/%E6%B8%AF%E8%81%9E/38424/%E5%BF%AB%E6%A8%82%E5%9C%B0%E7%90%83%E6%8C%87%E6%95%B8%E9%A6%99%E6%B8%AF%E6%8E%92%E5%90%8D123%E4%BD%8D-%E5%B7%AE%E9%81%8E%E5%85%A7%E5%9C%B0 (accessed Dec 16, 2016)
[2] 洪寶瑩, 沈怡,“港工時冠全球 每周做足50小時”, topic.hket.com. http://topick.hket.com/article/1433029/%E6%B8%AF%E5%B7%A5%E6%99%82%E5%86%A0%E5%85%A8%E7%90%83%20%E6%AF%8F%E5%91%A8%E5%81%9A%E8%B6%B350%E5%B0%8F%E6%99%82 (accessed Dec 16, 2016)
[3] Witherington, Ben, Work: A Kingdom Perspective on Labor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2011), P. 83
[4] Witherington, Ben, Work: A Kingdom Perspective on Labor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2011), P. 80
[5] Witherington, Ben, Work: A Kingdom Perspective on Labor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2011), P. 80
[6] Witherington, Ben, Work: A Kingdom Perspective on Labor (Grand Rapids: William B. Eerdmans, 2011), P. 80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