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翻生 (二) 活在張力中

所有醫生都會面對選擇專業的問題。當初,我其實一直心儀外科專業,即是幫助病人做手術的醫生。因為我知道我的一雙手「好定」!可是,入職前的身體驗查,我發現原來我有「紅綠色盲」。手術科醫生有「紅綠色盲」是危險的。其實,上帝賜給人...

還記得16歲那年的會考前,深宵我不能入睡,站在窗邊有些衝動在露台往下跳。不單上帝問,我自己都問:「你在這裡做什麼?」…

我沒有付諸行動,只因為我住五樓,重傷死不了反而會負累家人!這件事讓我了解自己兩方面。第一,原來我係「阿愁」-電影「反轉老朋友」裡面的一個角色,整天垂頭喪氣、沒精打采。杞人憂天、庸人自擾是我的性格。

 詩篇42篇有一句說話,漸漸成為我的「金句」:「我的心啊!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第二點我學懂的是,反而我要時刻做好我的本分。我心裡盤算不能未戰先認輸,我相信能夠戰勝命運!我六歲那年喪父之後,媽媽時刻叮囑我:「只要有恆心,鐵柱磨成針!」。因此,我確信「人定勝天」。於是,我仍然努力去應付會考。 

當時我會考的目標其實好簡單,我只希望能夠回母校讀中六。我從小就喜愛數學,我渴望入讀心儀的數學科。可是,我未能如願。我的成績只能報讀生物科。校方隨後又取錄了不少「外來生」,他們的成績比我好多了。每一位都成績優異,我在他們面前感到十分自卑。那句說話又再次浮現-「我的心啊!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我會考成績不是十分理想,所以大學入學的首輪面試沒我的份兒。全學校只有兩位同學沒有首輪面試!我雖然都感到失落,但是母親獨力把我撫養成長的堅持,教導我無畏艱難並且努力追求卓越,因此我相信「人定勝天」,機會是留給準備好自己的人。心裡這分「意志」漸長,我因此更加努力,事事力臻完美。 

「高考」可謂「背水一戰」!我內心那份「愁緒」與內裡那份「意志」持續對決!感謝神,我的成績很好,大學給我安排次輪面試。於是,我能夠順利入讀醫科。 

五年的寒窗苦讀並不容易,一方面要應付學業的要求,而另一方面,我的「愁緒」亦一直困擾我。我內心的意志決心(即管稱他為「阿志」)叫我並不容易認輸,我仍要做好本份努力學習。那份「愁緒」持續與我的「意志」角力。這份「愁緒」加給我不少「負面」思想,而這負面思想絕對影響我的行為表現。因此,我表現就比我預期更差。隨後,我內心感覺更「自卑」,又感覺到厭惡自己,就好像「鹹魚」那股氣味,無人喜歡與「亞愁」做朋友。我感到自己不受歡迎,因而孤立自己,於是我又更加憂愁。最後,我失去自信,表現自然強差人意,「惡性循環」地把我陷入深淵。 

以上描述的光景在畢業試前把我推向深谷,我畢業試不能順利「過關」,要半年後補考合格才能畢業。同班同學都順利合格,進入「見習醫生」的生涯,我仍要每天苦戰。最可惜的是我不能出席同期的畢業典禮,至今還記得遲了一個學年的「畢業禮」,滿不是味兒!但是,回望我卻感謝神,因為在這半年時間裡,有幾位要好的同學伴我一起準備。每天早晨一起靈修、一起溫習、互相支持又互相鼓勵。雖然十分艱辛,這獨特的經歷幫助我更能體會人的限制,也鼓勵我在逆境中倚靠神,堅持和不放棄。 

所有醫生都會面對選擇專業的問題。當初,我其實一直心儀外科專業,即是幫助病人做手術的醫生。因為我知道我的一雙手「好定」!當年畢業旅行,我和幾位要好一起到歐洲旅行,參觀博物館的時候,因為不能使用鎂光燈的緣故,帶着一部機械式「全手動」菲林機,對着喜愛的藝街品「定格」三秒,我仍然能夠拍出美麗照片。這是上帝給我的特質。可是,入職前的身體驗查,我發現原來我有「紅綠色盲」。(我所看到的世界並非黑白的!)當接近紅的「綠色」與接近綠的「紅色」放在一起時,我有困難分辨。手術科醫生有「紅綠色盲」是危險的。 

其實,上帝賜給人不同特質,是要差遣人到不同崗位各展所長。我雖然「手定」,但是我「眼弱」,不適合當手術醫生。我還有其他優點,我有耐性又喜愛小孩,於是我入了「兒科」,更被委派到兒童癌症的專業服務。 

「阿愁」的出現漸漸成為我生命的一部分。其實,我對他十分熟悉,我很快即時察覺「他」的存在及其影響。他激發我對病童和家屬的「同理心」。

上帝帶我走向這個群體,使我更加了解他們的需要。長期憂愁的經驗使我體會到人未必能將「他」戰勝,與「他」共存也是面對方法之一。

在我的日常工作中,這分「憂愁」給我有大的幫助。

例子: 

  • 在我的工作間會見病童家長時,我能夠察覺憂愁情緒對他們的影響。當他們被負面思想掩蓋,我可以幫助他們面對,叫他們能夠有盼望,是從神而來出人意外的平安。 
  • 其實,憂愁也是人的正常反應,在適當的時候的應有表現。

反而,有些家長固作鎮定,將這種情緒抑制,視若無睹。上帝提醒我「它」的隱藏,戒備「它」的潛藏影響。 

醫治有時,不醫治有時;抑鬱有時,喜樂有時。其實這就是人生。因為我的「愁緒」特質,使我能夠與病患一家同心同行。我們的上帝是與人共渡憂患的上帝,祂願意在「情緒低落」與「力挽狂瀾」的張力中與人同行。

 「我的心啊!你為何憂悶?為何在我裡面煩躁?」

其實,詩篇還有後續-「應當仰望神。因他笑臉幫助我,我還要稱讚他,他是我臉上的光榮,是我的神。」 

一個多愁善感的醫生被委派去負責醫治較難痊癒的疾病,加上要長期勞心勞力,要打持久戰。我深深相信必然有上帝的心意在當中。上帝也時刻提醒我,要對自己有恩賜,人不會事事完美。 

使徒保羅說他有一根刺,曾經三次求告主把它除去。但是,主說:「我的恩典夠你用的,因為我的能力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所以,我更喜歡誇自己的軟弱,好叫基督的能力覆庇我。」(羅12:9)這分「憂愁」是我心中的一根刺,它時刻提醒我需要天父的幫忙,更加提醒我上帝「恩典」夠用! 

「絕地反擊」、「鹹魚翻生」或「枯骨平原」是神祝福人生的寫照。上帝呼喚我們回歸,只因唯有他能起死回生,上帝向我們「吹氣」,讓我們成為有靈的活人! 

讓我做一個總結。首先,我要為「阿愁」平反。其實,「阿愁」十分有用,他提醒我們人生的各種危機,使我們察覺自己的不足,以致我們能夠改進。另外,我要感謝上帝,因為祂使用我的「全人」,使用我的優點和缺點,又使用我的強項與欠缺。最後,上帝教導我祂眼中的卓越,並不是「完美主義」,不是個人「英雄主義」,是於群體中叫愛神的人得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