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命?宣教?

渴望成為跨文化宣教士的Joanne,經歷神奇妙的帶領,扭轉她一個又一個的觀念,最終願意放下自己的框架,在職場中活出宣教使命。

小時候尋找工作,不會考慮商業類別,因為聽說逢商必奸。我曾經考慮做醫生,因為可以幫助人,也感到醫療工作很有意義。可是,讀大學期間上帝告訴我,要轉科,去讀精算,我大惑不解,但想到上帝可能很快就會呼召我讀神學然後在教會事奉祂,反正這只是第一個學位,並不重要。

可是當時上帝沒叫我讀神學,反而進了職場,工作時間愈來愈長,教會事奉的時間減少,心中很大掙扎。後來轉工後有改善,可以積極參與教會短宣,然而心裡仍有一份不滿足。我一直問神,何時可以全時間讀神學?何時可以全時間事奉祢?

直至2012年,上帝終於呼召我離開工作去讀神學。我猜想祂必定是呼召我作宣教士,上帝卻說:你要讀基督教研究碩士,而且要主修職場神學。入學一年後,我發現上帝通過神學院的教導改變了我的心,其中包括三個片段:

  1. 「信仰與財富」這科讓我反思企業是否只為賺錢。我回想在工作中曾經參與公司的一個「企業責任」旅程,把物資帶到山區小學,又和同事們一起在當中做了一星期的老師。雖然不是跟教會而是跟公司一起去,但我察覺企業如果好好發揮,也可以通過資源分配去服侍人。這經歷和反思扭轉了我心中逢商必奸的看法。
  2. 一個宣教課程中,老師講解整全使命,讓我體會福音不只是傳救恩或是否上天空,而是要關心全人。
  3. 在一個講座中,講員談到宣教模式的轉移,提出以往是堂會差宣教士,後來出現了營商宣教的方式,但最近期的形式是公司差派員工到海外。我聽後感到很扎心,就問神:祢是否要我以這種方式事奉祢?

 

帶著這問題放暑假,到不同地方探望親友,很多安靜禱告的時間。上帝給我兩個信息:(1) 你的工作,要讓你有空間完成你現時的神學課程,(2) 這份工作,要讓你有機會離港公幹。回港後,我居然真的遇到一份這樣的工作,心裡感到這真是神蹟。這工作讓我有機會定期到海外公幹,能接觸一些我感到有負擔的貧窮人,更因與他們一起工作,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他們,和他們建立關係。在為跨文化地區設計產品時,讓我有機會學習當地文化和他們國家的信仰。

有牧者告訴我:你是「道成肉身」,住在他們當中。其實我不像耶穌的偉大,但上帝似乎告訴我,你已經在你的服侍崗位。在職場服侍和在堂會服侍很不同,但這使命已經落在我身上,讓我也要學習這信仰要怎樣活出來。

聖經說:「你要專心仰賴耶和華,不可依靠自己的聰明。」(箴3:5) 我以往依靠自己的聰明,起初以為從商不好,後來又以為事奉神必定要做傳道人或宣教士。現在神告訴我,這一切都可以合在一起,放下自己的柜架,才能專心仰賴耶和華。尋求祂的心意,祂就會指引我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