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信徒都有他們特別喜愛的聖經金句,我也不例外,我最喜愛的金句是但以理書3:17-18『即便如此,我們所事奉的神,能將我們從烈火的窯中救出來。王啊,他也必救我們脫離你的手;即或不然,王啊,你當知道我們決不事奉你的神,也不敬拜你所立的金像 !』,弟兄姊妹看見這段經文可能會笑問:「你打算殉道嗎!?為何會選擇這段經文?」,但其實這段經文只是陪着我過平凡的職場生涯。你可能又會問:「既然是平凡的生涯,即不會面對別人的暴力脅迫,那經文如何鼓勵你?如此說法是否誇張了?」
其實打從剛畢業出來工作開始,我已經很喜歡這段經文了。我當時讀到但以理書,被但以理那三個朋友的故事感動,這三個人從困難中經歷神的保守及帶領,令他們知道所信的是又真又活的神,所以面對死亡的威脅時,他們仍能堅信神是他們永遠的保護者。 然而,我覺得最可貴的地方是他們對神絕對的順服,願意順服於神的心意之下,無論面對任何結果亦無怨言。我當時希望自己在職場都能夠挺直腰板,無論面對大小的困難都能夠保持對神這份心意。但是,慢慢我發覺所面對的困難比想像多好多:許多外界處事的標準、工作行為的模式,爭取利益的方法都衝擊著信仰的底線。我問自己,面對許多困難,如何能夠在職場堅持自己的信仰,而堅持得來又不會「堅離地」。
後來有一次我有機會到國內企業考察,那家企業的老板是一個基督徒,他一直堅持用合神心意的方式營運工廠,包括堅持不付賄款、面對產品出錯時願意主動承担後果、盡量讓工人有舒適的工作環境等等。其實曾在國內工作過的人都知道在國內經營工廠是非常艱難,我記得當時有人問這位基督徒老板,假如有一天,這套營運方式實在不能繼續下去的時候,他會否有所調整,他回答說他會順服神所給與的結果。其實在我所認識的基督徒朋友中,也有在國內經營工廠的人,亦是堅持不付賄款、盡能力提供優質產品予客戶,盡量讓工人有好福利,但卻經歷無數困難甚至欠下巨債,而他們仍然接受生意失敗結果。當看見這兩種如此極端的結果時,我心裡面浮現但以理那三位朋友的故事,我領悟到終極的結果原來並不是那麼重要,最重要的是我如何將主權交在神的手中,以合神心意的原則去處事,令信仰在我身上真實地活出來。這次的反省幫助我工作上遇到困難時,學習先考慮怎樣的決定才更合神心意,再考慮所有可能出現的結果,作出決定後嘗試放手讓神為我開路。
我當時其實正在面對很大的工作壓力,老板不斷增加我的工作量,我本身是會計部主管, 但老板要求我兼任人事部主管,後來更要管理公司的物業,包括替公司購置物業、放租及處理物業維修等事情,而我對新增的工作並無任何相關的經驗。人事管理尚可修讀相關的課程及惡補僱傭條例,但物業維修卻完全是陌生的範疇。我記得有一次公司需要重鋪物業內一段約20呎長的地底污水渠,工人要求我去檢查是否安裝妥當,我當時覺得有些問題存在,於是請師傅重新安裝,而工程公司的老板亦同意再安裝過,完成後請我再去檢查。我最初覺得合格,但後來心裡覺得有些不妥的感覺,跟着猛然醒覺污水渠不是按照報價單上所列明的金屬渠,而只是塑膠用料,於是同工程公司的老板商議。當下工程公司的老板就同我爭論我們原本的舊渠也不是金屬渠,工程到最後我才要用回金屬渠會令他損失很大,而施工的工人亦有很大反應。由於我無任何經驗,當時有點不知所措,但由於查過相關法例,知道安裝於地底的渠是須要採用指定的金屬物料,如果我妥協,其實是不符法例的要求,雖然埋在地下的污水渠不會被人看到,但我決定仍要據理力爭。我記得打電話再同工程公司的老板理論之先,心裡壓力很大,因為要處理不是自己熟悉範疇的工作,而自己又直覺認為處理工程的人員很惡,我首先在自己的辦公室祈禱,求神賜我勇氣同智慧去說明自己的道理,求神為我解決這事,接着我就打電話去同工程公司老板講出我的決定和理據,而奇妙地,他竟然很爽快就答應換回金屬渠。
又有一次,公司其中一個貨倉所在大廈的業主立案法團動議要翻新兩部電梯,涉及過百萬的金額需要所有業主攤分,由於兩部電梯都不經我們公司貨倉的樓層,於是我向自己公司的總部負責物業管理的專業人士查詢攤分維修費用是否正常做法,所得的答案是由於電梯屬公共地方,所以由業主攤分維修費用是慣常的。我當時心中突然冒起一個意念:「一定要看大廈公契」,我馬上對自己說:「大廈公契這類法律文件篇幅又長又難明,為何要看?公契又不在自己手上,要致電到總部向負責保存契約的人拿副本,事實上總部將所有契約集中放置在保險夾萬內,要勞煩負責的人抽時間去提取,可能令人覺得自己很痳煩,反正已問過有經驗的人,知道攤分維修費是正常做法,自己都是按慣例做事而已,反正老板其實一早都批准了要攤分的費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但是由於要看大廈公契的意念很強烈,當時自己心裡說:「為自己的信仰多走一步,做個在工作上盡忠的人吧。」所以結果還是堅持取得大廈公契副本,我細看下發現公契列明其中一部電梯的維修費應由該電梯所到的樓層業主負責。後來我請教別人,原來一般的公契很少有這樣的條款,而從某位知情人士口中,得知該電梯所到的樓層業主是知道有這條款而沒有說出來,所以如果我不看大廈公契,就會承担過多的費用,而亦由於我仔細看過公契,開會的時候按着公契保護小業主的條款據理力爭,以免被大業主代表瞞混過關,避免了自己公司和其他小業主有損失。事情完結後,我的老板、我的同事,甚至貨倉其他樓層的業戶都問我為何會知道公契有這些特別的條款,我答:「其實我都不知道,只是當時心裡覺得要查看公契。」
我回想這些事情,我發現只要我願意在工作上為神多走一步的時候,神就陪伴我並教導我如何能多走一步,許多次當我面對問題時,我發覺其實並不是因着我的能力和經驗而能解決,而是神在適當的時候在我心中作出提醒,讓我能解決問題。自此之後,我對自己不熟悉的工作範疇減少了恐懼的感覺,面困難時,我覺得總有出路。其實在職場中我並非事事順利,我亦曾試過因為堅持自己信仰原則而吃苦頭,或令自己處於不利的狀態,又或比其他同事多了工作要做,但就算是遇到解決不了的困難,我仍然相信神陪伴着我經歷每次困境。雖然我每一天都只是照常面對刻板平凡的工作,並不如但以理的三個朋友在生死之間要對信仰作出决擇,但其實在許多大大小小的生活場景裡,仍需要我們作出「即或不然」的選擇,無論結果如何,我們都可以安然面對,因為我們實則選擇了放棄自己主導的權利,將事情交由神作主,並順服衪給予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