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坦誠地面對自己、面對世界的時候,不難發現一個真相:我們身處的職場,是一個不認識神甚至遠離神的環境、一個黑暗的局面。因此,我們對職場中發生的欺壓、扭曲和不公義的事情並不感到驚訝。身為基督徒,我們知道人類活在罪中只會不斷地墮陷,而我們也不過是蒙恩的罪人。

以色列民固然是被揀選的、蒙恩的百姓,但人的回應和抉擇仍然重要。在上帝與人類的立約和互動中,我們不但看到上帝的恩典,也看到上帝確實在掌權。祂不一定以我們期望的方式,回應我們眼前的祈求。在人看似對錯難分的行為中,上帝顯明了祂的掌權和恩典。

在舊約中的雅各身上,我們看到耶和華上主與亞伯拉罕和以撒所立的、恩典之約的延續。但雅各和我們一樣,不懂得安心交託,仍然倚靠自己的方法和計謀過活。耶和華固然是信實的神,不論雅各的行為是聰明還是愚昧,祂仍與雅各同在,但雅各畢竟要承擔抉擇的後果,經歷從之而來的困境和變遷。就是這樣,當我們試圖解讀人生不同境遇的意義,在不完美的職場文化中作出抉擇時,我們的故事也就在人的軟弱與上帝的信實兩者的張力中展開了。

職場信徒身處褔音和牧養的最前線,是行走在社會中的君尊祭司,也同時肩負先知和君王的職事。職場牧養推動及釋放信徒群體對職場及社會的影響力,鼓勵他們在身處的崗位上活出其祭司身分和召命。

雖然職場神學(marketplace theology)一類字眼在基督徒圈子已出現多年,並引起不少關注,但職場神學的定義和理解仍然眾說紛紜,其中一些誤解甚至妨礙了職場神學及牧養在香港的發展,這是很可惜的。本文嘗試為職場神學定位,並闡明一些基本槪念。

上帝要改變的豈只是個人?上帝塑造歷史,著眼的是民族、國家、城市。

為甚麽以基督信仰的核心價值去拓展事業不是一種召命?為甚麼一份工作或一個企業本身沒有屬靈的意義及價值?為甚麼忠心地工作,誠實勤懇地開拓、耕耘事業,不算是事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