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惰人vs 工作狂 (下)

安息日的意義,不在於辛勞工作後需要休息,而是放手把工作交托給上帝,願意放下生命主權而以上帝為我主我王。

接上文…… 閱讀:怠惰人vs 工作狂 (上)

工作狂的出路

Witherington在《Work》裡並沒有著墨狂熱工作會帶來什麼後果,但針對工作狂的問題,他強調工作有着天國的意義,基督徒應該本着天國的向度和視野完成手上的工作。當我們跟上帝同工,分享祂的工作和擔子,既然不打盹也不睡覺的上帝也在第七天歇了祂一切創造的工安息了(創2:3),我們理應在怠惰和工作狂兩個極端之間找著合適的位置,忠心為主工作。[1]

史蒂文斯則提議以下的方法來化解由驅策感而來的工作沉溺:

  1. 認識自己,反思為何那麼竭力工作?為何讚賞和肯定對我那麼重要?
  2. 下放權力,學習信任別人;
  3. 改變生活方式,享受玩樂;
  4. 放下工作,實踐安息日,默觀神對我的生命意義。[2]

 

安息日的意義

香港人忙碌工作,彷彿天經地義,我們對沉溺工作的弟兄姊妹往往也不敢置喙,只勸勉以健康為重,要節制工時。當我們勸勉他們持守安息日的誡命,著眼點往往只是勞碌工作會影響身體健康,我們甚少提及對靈性的傷害。史蒂文斯在其另一著作《帶著靈魂上班───克服職場九宗罪》中提到,沉溺工作帶來靈性方面的危險而當事人往往不自知;工作狂滿腦子都是工作,沒有空間考慮工作以外的事,更不用說思量與神的關係。[3]

然而,安息日的意義,不在於辛勞工作後需要休息,而是放手把工作交托給上帝,願意放下生命主權而以上帝為我主我王。安息日提醒我們是受造物,我們終極的身份並非來自工作活動,[4] 我們在終日勞累營營役役中更需要實踐安息日的誡命,從上帝的創造秩序中尋回生命的意義。要克服對工作的狂熱,人需要深深地把福音內化。[5]

沉迷工作令人失去自我察覺的能力,以自己的努力取代上帝。我們往往不斷勞碌工作直至出事了 (例如身體有毛病、關係破裂等),去到恨錯難返的地步才驀然醒覺回頭。「主耶和華以色列的聖者曾如此說:『你們得救在乎歸回安息,你們得力在乎平靜安穩,你們竟自不肯。』」(賽30:15) 我們究竟繼續選擇騎馬奔走,還是可以早一點覺醒,回到上帝懷抱歸回安息呢?

– 完 –

 

[1] Witherington, Work, 64-65.
[2] 史蒂文斯:《市井信徒通識手冊》,頁133-135。
[3] 史蒂文斯、洪賜明(Alvin Ung):《帶著靈魂上班──克服職場九宗罪》(Taking Your Soul to Work: Overcoming the Nine Deadly Sins of the Workplace),譚晴譯 (香港:天道書樓有限公司,2013),頁78。
[4] 李適清:《職場繁星》(香港:福音證主協會,2014),頁155。
[5] 史蒂文斯:《市井信徒通識手冊》,頁135。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