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群體與職場使命—教會觀與職場 (上)

今時今日,基督徒的信仰生活除了星期六、日的崇拜、或小組群體生活外,在日常生活中,弟兄姊妹如何在身處的職場環境裡實踐上帝賜予的使命及呼召,也是今日基督徒群體所關注的的...

「職場教會」或「職場轉化」是近年教會內比較多探討的課題,今時今日,基督徒的信仰生活除了星期六、日的崇拜、或小組群體生活外,在日常生活中,弟兄姊妹如何在身處的職場環境裡實踐上帝賜予的使命及呼召,也是今日基督徒群體所關注的的,甚願透過探討「教會」和「職場」的關係,對職場教會與今日教會群體之間作出整合和回應。

教會群體與教會觀

「什麼是教會?」是一個簡單,卻富討論性的問題,從舊約裡去了解「教會」,至今日我們理解「教會」一字,都會因著宗派和不同神學立場而有不同的意見。

教會—舊約中常出現的Qahal和‘Edah,意思是指群眾集會,而‘Edah特別指向人群是因著宗教原因而聚集[1]。至到新約當中,新約作者於描述教會時,最常用Ekklesia(教會)以及Synagoges(會堂)兩個名詞,而Ekklesia是多被直接譯作「教會」。學者蓋奧思(Kevin Giles)指出,新約作者用Ekklesia(教會),是為要將猶太人聚集的會堂和基督徒的教會分開[2],所以特別在新約時期,Ekklesia(教會)一字是專門用作形容神的子民,也就是新約中的教會[3],而神召集神子民的目的是為要敬拜祂。於舊約中,神的「召集」並非指向會堂式的召集,召集是指向聚會中的子民,如神在西乃山召集以色列民(出十九4;申四10);而當神帶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到西乃山,也是為要他們敬拜上帝(出二十2-3)。而新約希伯來書更強調當上帝召集以色列人來到錫安山,永生神的城(來十二22),以色列人要感恩,照著神所喜悅的,用虔誠、敬畏的心事奉神(來十二28),這可見神的子民聚集時,敬拜事奉神是「教會」主要的行動。[4]

學者們因著對於「教會觀」的研究,學者們深信教會在不同時代中,都需要一邊不斷求變,但同時需保守自已不被當代文化同化,而「教會」就是基督徒群體的本身,並且當信徒聚集時,這就是「教會」[5]。而作為「一間動態的教會」,即我們可見教會不可能只是建築物,但同時明白,當作為信徒未能以「個人」去「建立教會」,這就成為有關職場教會可能性的存在。

從前現代、現代以及後現代的教會觀中,因著不同時代的變遷和更新,當中文化、心態等的因素而也不斷變更。十六世紀時,加爾文所在正值宗教改革的第二階段[6],因此他提倡的教會觀主要源於神的揀選,而「教會」是因基督揀選了信徒;信徒因屬神而聚集成為了「教會」。面對十六世紀的重洗派,加爾文認為教會當中應包括了神所揀選的子民和沒有揀選的人,但因為只有主才知誰是祂所揀選的,所以神的選民是應該屬於普世性的,真正的教會應該是屬於「不可見的」[7]。塞德海(Herman J. Selderhis)對加爾文的教會觀有其中以下的分析:教會就是與神立約的群體,神按恩約呼召人作祂的子民,繼而成為特別的群體,這時,教會應照著天上的模式在地上生活,所以教會必需要見證並實踐上帝的愛。教會是神聖的,神要教會敬拜祂,同時必需要成為「行動派」,向人展示神的榮耀[8];指出基督與教會是緊密的,以信徒是與主結連,所以每一個信徒必定是屬於教會的[9]

 接下文,教會群體與職場使命—教會觀與職場 (下) ……

 

參考專文

[1]李日堂:《系統神學:教會論》(香港:播道會,2012;鮑會園牧師神學叢書),頁1。

[2]同上書,頁2

[3]同上。

[4]同上書,頁60

[5]同上書,頁281

[6]同上書,頁268

[7]同上。

[8]同上書,頁269

[9]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