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中一時候開始學壞,入了黑社會,並跟了「大佬」。在美孚一帶橫行霸道,向商戶收取保護費。更因看不順眼,而與群黨毆打他人,導致他人身體嚴重受傷,以致入院。
1989年帶來轉變,同學邀請參加佈道會。佈道會中播放著《雁守嶺》這套福音電影,故事講述一個開著火車的司機,甘願跳下路軌犧牲自己,阻止火車脫軌,挽救了乘客。
故事象徵主耶穌的救贖。當傳道人呼召決志的時候,聖靈感動下,May的淚水湧流,想起之前的種種惡行,便決志信主。信主後,May的生命從始不一樣。
由於May在中二開始學壞,成績並不理想。中五畢業之後,就到社會做事。但是她不甘心。工作了幾年之後,她向神祈求,如果有機會念社工,希望可以做服事邊緣青年的工作。
神奇妙地答應了。她修讀A-Level高級程度課程,考進城市大學的社會工作系。能考進大學,對May來說是個神跡。
神一直帶領May。在98年,雖然社福界低迷,工作機會不多,在未交畢業論文之前,已經有工作的面試。工作的考官,更是她中二的老師。原來老師之後當了社工。
May還記得當年,老師用了一年的時間,帶她查經。當年她還沒有信主,但是覺得老師很好。神奇妙的安排,透過中學的老師,讓她成為社工,從事戒毒的工作。
初時,May並不明白,為什麼是戒毒工作呢?她不是向神求服事邊青的嗎? 從福音戒毒,女童宿舍,到成年婦女社工,過了四年,至今天做了14年的邊青工作。
回想戒毒工作的經驗,是神奇妙的裝備,讓May有好的根基,去明白邊青面對的毒品問題、性格、需要。
May在頭十年的社工生涯中,沒有刻意將信仰放在工作中,也沒有刻意向人傳福音。至2009年, 生命再次得到復興,讓她重新接上主所賜的呼召和職場的位分。
這年發生了一件特別的事:一個20多歲賭癮和毒癮很深的毒梟,有一天打電話給她求助。當May見到憔悴不堪的他時,覺得心痛,因為已經給予很多的輔導,帶他去過不少戒毒機構,也不成功。
於是,May直接地告訴他,其實再沒有什麼可以做,只能為他禱告。當May握著青年的手一起禱告時,青年人眼泛淚光。過了一段日子,再遇見青年,他說已經三個月沒有吸毒了。
自此,May開始注意將信仰的元素注入工作中。一些邊青會犯事,與家人關係不好,她會為他們祈禱。
神學院老師教導我們,尋找召命時,要接受過去,好的和不好的過去,神都為我們預備了。我們可以接受過去和現在去回應神。
福音的種子在適當的時間發揮作用,一次福音的拯救,一個關鍵的人物,造就了一個邊青社工。
你的生命故事告訴你什麼?你願意讓神介入工作中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