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與敗(答問篇 第二部分)

問題:當朋友遇到失敗和困苦,又未明白上帝在當中的心意,作為同行者的我們到底可以做什麼去幫他? 回應:故事精彩的 […]

問題:當朋友遇到失敗和困苦,又未明白上帝在當中的心意,作為同行者的我們到底可以做什麼去幫他?

回應:故事精彩的地方就是不知它會如何發展。作為同行者,我們可以做的是進入對方的故事然後問問題,從不同的角度去問。不是問針對性的問題,而是一些幫助對方辨解當前困境的問題,讓對方可以從更闊的層面去發現故事的豐富。或許即時未必有合適的答案,因為神有神的時間表,但不同的問題可以讓對方在過程中學習更敏銳於上帝的心意。當然也可以與對方一同祈禱;陪對方同行就是這樣,一同去等待神的帶領。

問題:是否有可能聽到神的話,也跟著神的心意去做,但到最後依然是失敗的呢?

回應:如果我們在神裡面是一些起伏的經歷,而那又是成聖之路,上帝可以用任何的事和方式去讓我們更貼近祂。所以若說已聽清楚神的旨意是否就會成功呢?不一定。在人的眼中做生意成功與否,掙多或掙少是很重要的,但這些在神眼中這都沒有意義。反而我們要著眼在過程中,即使最後是失敗,我們要去詮釋這個經歷。在當中一定發生了不少事,必定會遇到不同的人,甚或至有一些功課要我們去學習的。這是成聖過程必經的,也是我們故事要整理的原因。可能我們會以為自己聽清楚神的心意而行,但在過程中會否因為我們的軟弱而做了一些事帶來了某些後果呢?神雖然預知了某些事件和規律,但在當中祂容讓人有空間去選擇如何回應,而且祂就在過程當中與我們互動。所以回望整個事件,就會發現不只是開始和結果的連結那麼簡單,而是整過程的詮釋都很重要。故事是主觀的現實,是故事主人翁如何去詮釋他的故事。同行者的工作就是從不同角度幫助主人翁理解自己的經歷,以至不會鑽牛角尖。神的優先次序與世界不同,祂不是要我們掙得全世界,錢不是神最重視的,所以信仰群體要從神的角度去共同詮釋祂所教導的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