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絲 (答問篇 第四部分)

問題: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人的角色是什麼?人要做什麼去配合上帝呢? 回應:李博士指出,《彼得前書》說我們被神揀選 […]

問題:在改變世界的過程,人的角色是什麼?人要做什麼去配合上帝呢?

回應:李博士指出,《彼得前書》說我們被神揀選卻寄居在世界,進入世界但又不屬於世界。神為什麼這樣做?祂要我們將福音帶進世界。那麼,我們應如何理解彼得所說的「行善」呢?我們一般都會將焦點放在行善之上,無論是面對工作或是社會的挑戰,我們都很想去做一些事,以帶來果效,能帶來一點影響我們就會認為自己盡了責任。這想法使我們有一種無助感,因為我們會發現自己沒有能力帶來改變。我們的信仰所講的不是人要做什麼,而是我們是個怎樣的人。以過聖潔生活為例,是以我們的生命表達出來。即是說當我們行在上帝裡,犯罪時就會很不安,我們會追求每天活出上帝兒女的身分。即使是社會行動也一樣,有些人選擇走上前線,這行動也必需要發自內心。上帝有可能會感動一些人走到最前線,這是個人與上帝的關係和領受。有時候這些人是值得欣賞的,因為他們內心有一股動力,基於一種信念去走到最前。所以每個人都要從上帝中領受,面對社會的不公義,到底我們要做什麼?我們不是先去想做什麼,而是要先到神面對去禱告領受,發現我們在當中的位置是什麼。祂給我們每個人不同的特質、性格和負擔,所以在同一件事上,有些人會聚集一起禱告,有些人會走上前線,這些都是基於上帝給我們各人的特質和使命而定。當我們要共同建立美善的世界時,必須要各人都行美善的事。這是美善和邪惡的爭戰,即使我們有崇高的目標,但如果以邪惡的手段和心態去達到,都不合神的心意。所以行善必須發自內心,若未準備好,千萬不要勉強自己去做,否則會成為法利賽人,是對我們生命的拆毀。這時候我們應當禱告求神幫助,相信只要是合乎祂心意的,神必會回應。我們如此親近神的時候,我們的生命會更貼近祂,因此我們的行為和善行,都要自然地發自我們生命的質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