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離開全職生涯的調適 (下)

「賜予、安置、促使」是神的創造中的秩序,強調了造物主的主權,是人不能操控、預計及明白。

接上文,婦女離開全職生涯的調適 (上)

2. 享受神所給的「分」
「賜予、安置、促使」是神的創造中的秩序,強調了造物主的主權,是人不能操控、預計及明白。9  神安置我在一個不被看重的職場處境,既是不能操控,也不是以一己之力去改變別人怎樣看自己。相反,唯有在神所給予的「分」上盡自己的責任,盡心履行可參與的工作。另一方面我亦檢討自己常以自己的方式去得達目的,特別是一份認同感,忽略了神在生命上的禮物及身份。保羅在羅馬書十二章6~8節的教導,要看自己合乎中道,強調服事必須符合個人的獨特身分 10、責任及角色,不用強奪不屬自己的東西。

3. 履行管家角色
從造物主創造世界,這個世界就是我們的家,並且是按神的吩咐要作這個世界的管家,看守和管理世上的百物。11  管家的希臘文(oikonomos,由此衍生出economy一詞)表示「執掌家政的人」。在神學上關乎事奉(diakonia)。管家職分的目的就是事奉,要把神的世界管理得與這主人的心意一致。提醒自己有一個管家的身份,12  而管家的職分不只是局限於宗教部分,也關乎日常生活的全部,13  包括運用神所賜的恩賜、才幹、時間、財富等建立家庭、鄰里和社會。14  婚姻與兒女是神所賜的產業,應視照顧家庭為神親手交付的任務。

4. 展現神的形象 ─ 履行妻子角色
身為按神形象造的人,神吩咐男的和女的「要繁殖增多、充滿這地、征服它。」(創一28),15 人有別於其他被造物正是具有神的形象,這獨有身分(identity)透過男人和女人回應神所吩咐的工而展現出來。16   神認為亞當獨居不好,造了女人擔任他的幫手(創二18),透過彼此合作的關係,不單延續神的創造,更得以與神同工。17
要成為男人的好幫手,聖經亦描述一個才德婦人,能給家人供應食物、土地和衣服,栽種萄萄園,做生意和關懷窮人,而且,她的工作應得到稱讚 (箴言三十一10~31)。18  正如今日婦女,普遍地都兼顧工作及照顧家庭兩方面,更重要的是能成為丈夫可倚靠的妻子,一生的年日只帶給丈夫益處,沒有害處。神要透過妻子的生命祝福家庭,我應當按神創造妻子的心意活出這召命。

5. 建立生活秩序,自得其樂
從事半職後,深深體會到生活中最根底的考驗,就是金錢、時間的運用,因為收入減少了,總是要處理失落了的安全感。另因為能使手上的工作達標,半天的工作經常會超時,午餐經常都是草草了事,週六、日也是埋頭苦幹,結果導致胃酸倒流,才醒覺自己的作息出現了問題。這次經驗,使我不得不回到神那裡,思考衪給予人工作與休息的關係。
關於休息,神亦吩咐以色列人要記念安息日,守為聖日。六日要勞碌,作一切工作。但第七日是耶和華你的神的安息日 (出二十8~10)。同樣在創世記二章提到神六日創造天地萬物,衪看這些受造的一切都很好,第七日完成衪的工就賜福第七日,把它分別為聖,神在這日停了他一切所創造的工,歇息了 (創二1~3)。安息日停止工作或休息是一種行動,背後的原因是神完成了衪的工,因為一切都變得好,就在這最美好、圓滿的狀態下便停工安息。19  因此今天實踐守安息日的意義正是維繫神的創造秩序,讓人在混亂的狀況下回復創造中的圓滿、和諧、井然有序的狀態。20   是一種生活的節奏,使人和世界在某一時間中恢復其本有生命的素質,21  正是神的心意。
此外,工作亦非人生的全部,傳道書三章13節提醒:「人有吃有喝,在自己的一切勞碌中享福,就是神的恩賜。」人生除了勞碌之外,亦有享福(新譯本:自得其樂)當中得來的成果,而這種工作的果效或成果是神所賜予的禮物(神創造中的物質秩序)。22   創造主有其主權賜予各人一「分」禮物,包括一切物質和非物質,如際遇、財富、工作成果等,所以不是人可以掌握和預算的。
當思想到神透過這份半職的工作賜給我寶貴的禮物,就是一份自由空間,可讓我工作以外能彈性地安排其他事情,如家務、預備晚餐、進修讀書、運動、娛樂、服事教會等。享受其中最大的前題是在生活中建立「秩序群島」(Bridges),即是要持守生活模式,不論在忙碌或清閒的日子,必須按神的心意建立一些生活節奏和和諧,其中包括定時的工作及飲食、靈修、禱告、退修、休息、運動、娛樂等。23  半職工作亦要讓我學習自得其樂,縱然收入少了,應效法使徒保羅生活的袐訣:「無論在甚麼情況下都可以知足」、知道「怎樣處卑賤」,以及「怎樣處富裕」(腓四11~13),並好好享受從神而來的賜予。

總結
工作帶給人身份及存在感是十分明顯的。當人因照顧家庭而撇下全職員工的身份後,迎面而來是社會的價值觀的挑戰。創造與召命觀提供了另一個角度,讓人從扭曲的世界中發現一切被造物本質在造物主眼中是看為好的,人更是具有神形象,透過工作與服侍延續神的創造工作。當人回到創造秩序裡,認識造物主的主權,從中認識自己的身份,藉著神所賜予的豐富中活出獨特的召命。

 

參考專文

9 黎永明等著 :《創造神學與人生》 《創造神學與人生》 《創造神學與人生》 《創造神學與人生》 (香港:天道, 香港:天道, 2016),頁 110-113。

10 高登 .史密思﹝ 史密思﹝ Gordon T. Smith﹞: 《呼召與勇氣 《呼召與勇氣 《呼召與勇氣 : 如何發揮你的天賦潛質》 如何發揮你的天賦潛質》 如何發揮你的天賦潛質》 如何發揮你的天賦潛質》 (Courage and Calling: Embracing Your God-Given Potential),劉思潔譯 劉思潔譯 (台北:雅歌, 台北:雅歌, 2004),頁 57。

11 楊牧谷 :《論世界 《論世界 : 我信天父掌管》 我信天父掌管》 (香港:恩谷, 香港:恩谷, 香港:恩谷, 2009),頁 84。

12 史蒂文斯、班克編﹝ 史蒂文斯、班克編﹝ 史蒂文斯、班克編﹝ Stevens, R. Paul & Robert Banks﹞:《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The Marketplace Ministry Handbook: A Manual for Work, Money and Business),陳錦榮譯 ,陳錦榮譯 ,陳錦榮譯 (香港:天 道, 2012),頁 318。

13 同上書,頁 321。

14 同上書,頁 322。

15 同上書,頁 421。

16 Cosden, Darrell, The Heavenly Good of Earthly Work (Milton Keynes: Paternoster, 2006), 89.

17 同上書,頁 98。

18 史蒂文斯、班克編﹝ 史蒂文斯、班克編﹝ 史蒂文斯、班克編﹝ Stevens, R. Paul & Robert Banks﹞:《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The Marketplace Ministry Handbook: A Manual for Work, Money and Business),陳錦榮譯 ,陳錦榮譯 ,陳錦榮譯 (香港:天 道, 2012),頁 421。

19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香港:天道, 香港:天道, 2016),頁 145。

20 同上書,頁 156。

21 Cosden, Darrell, The Heavenly Good of Earthly Work (Milton Keynes: Paternoster, 2006), 99.

22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黎永明等著:《創造神學與人生》 (香港:天道, 香港:天道, 2016),頁 110。

23 史蒂文斯、班克編﹝ 史蒂文斯、班克編﹝ 史蒂文斯、班克編﹝ Stevens, R. Paul & Robert Banks﹞:《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市井信徒通識手冊》 (The Marketplace Ministry Handbook: A Manual for Work, Money and Business),陳錦榮譯 ,陳錦榮譯 ,陳錦榮譯 (香港:天 道, 2012),頁 251-251。

參考書目
1. Cosden, Darrell. The Heavenly Good of Earthly Work. Milton Keynes: Paternoster, 2006.

2. Douglas J. Schuurman. Grand Rapids. Vocation : discerning our callings in life. Mich.: W.B. Eerdmans Pub. Co., 2004.

3. Gene Edward Veith, Jr. and Mary J. Moerbe. Family Vocation : God’s calling in marriage, parenting, and childhood. Wheaton, Ill.: Crossway, 2012.

4. 史蒂文斯、班克編。《市井信徒通識手冊》,陳錦榮譯香港  :天道 :天道 書樓 ,2012。

5. 沃弗。《在聖靈裏工作》, 李望遠譯台北:校園沃弗。《在聖靈裏工作》, 李望遠譯台北:校園沃弗。《在聖靈裏工作》, 李望遠譯台北:校園2012。

6. 高登 .史密思著。《呼召與勇氣  : 如何發揮你的天賦潛質》,劉思潔譯。台北:雅 歌, 2004。

7. 楊牧谷著。《 楊牧谷著。《 論世界 : 我信天父掌管 》。 香港:恩谷 ,2009。

8. 黎永明等著。《 黎永明等著。《 創造神學與人生 》。 香港:天道書樓 ,2016。

%d 位部落客按了讚: